工委动态

点击排行榜

工委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工委动态

乌海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精准分类指导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5-07-09 10:43  阅读次数:0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乌海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立足市直部门职责多元、职能各异、基础不一的特点,积极探索实践机关党建分类指导工作法,着力破解同质化问题,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科学分类精准把脉,把准机关党建“问题脉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分类指导,科学精准施策,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能搞‘一刀切’。”乌海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研摸底,根据市直机关单位的职能定位、工作性质、党员结构及党建基础等因素,将所属机关党组织划分为党政综合类、经济发展类、执法监管类、公共事务类、群团事业类五种类型。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工作重点和党员特点,制定差异化、精准化的指导策略。对承担宏观决策和政策制定的部门,重点指导其在理论学习深度、服务大局能力上作表率;对一线执法和窗口单位,侧重指导其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树立良好形象;对党员人数多、结构复杂的单位,着力指导其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激发组织活力。

二、靶向施策量体裁衣,开好分类指导“特色良方”

“指导之要,在察其高下、量其浅深”。乌海市委直属机关工委摒弃“大水漫灌”式指导,采取“精准滴灌”方式,为不同类型党组织提供“菜单式”指导服务。在目标设定上突出差异化,立足部门核心职能实施差异化考核,如经济发展部门党组织侧重项目落地实效、营商环境优化等发展指标;民生服务部门党组织着重评估急难愁盼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度等服务质量;综合管理部门党组织突出统筹协调效能、政策落实精度等管理标准,推动形成职能互补、特色鲜明的目标管理体系。在培训内容上实现精准化,针对机关党委书记、专职副书记、党支部书记等不同对象,以及不同业务领域的党务骨干,分层分类举办专题培训班次,量身定制特色课程体系,着力打造“量体裁衣”式党员教育培养模式,持续提升教育培训精准性和实效性。在载体活动上追求特色化,坚持分类指导与示范引领相结合,推动各级党组织立足职能定位创新党建载体,精心培育“一单位一品牌”特色项目,广泛组织开展“聚力转型发展 机关先锋有我”“红色服务团”“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大力选树党员示范岗、服务标兵等先进典型,着力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党建工作示范体系。在资源匹配上做到精细化,坚持精准施策、重点扶持,在经费保障、典型培育、成果推广等关键环节,对基础薄弱党组织和重点领域党组织实施政策倾斜,通过“输血”与“造血”并举,推动后进变先进、难点变亮点,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

三、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激活基层组织“争先动能”

“立圭臬以明尺度,树旌旗而引征途”。乌海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工作理念,紧扣“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主线,以“解难题促发展、争先锋作表率”专项行动为载体,创新打造了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机关党建示范品牌,推动形成“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效应。以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为抓手,大力构建“选苗-培优-推广”全周期培育机制,创新打造“观摩体验+案例教学+品牌展播”三位一体的示范推广平台,系统总结推广机关各类别党组织破解“灯下黑”难题、深化党建业务融合、强化组织功能等典型经验,推动形成“见贤思齐、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生动局面。

四、健全机制巩固成效,筑牢精准施策“长效根基” 

“立规以为常,执度以成范”。乌海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市直机关党建分类指导的意见(试行)》,着力构建“动态调整+定点联系+差异考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确保分类指导工作落地见效、常态长效。通过定期对机关党组织类型划分进行评估,根据单位职能调整、机构改革、党建基础变化等情况及时更新分类,确保分类科学合理、与时俱进。完善领导班子党建联系点制度,班子成员与各职能部室分工联系经济部门、民生部门、综合部门等不同类型党组织,通过“点对点”指导、“面对面”交流,及时掌握情况、解决问题。进一步优化机关党建考核评价体系,将分类指导理念贯穿考核全过程,考核内容既包括“三会一课”等基础规范,又突出部门特色指标;考核方式既看规定动作完成度,更重自选动作创新性,切实增强考核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实施分类指导,乌海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党建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党建与业务工作进一步融合、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进一步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成效显著增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加饱满,服务全市中心工作的成效更加凸显。下一步,乌海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将持续深化机关党建分类指导工作,不断优化分类标准、创新指导方式、完善长效机制,推动市直机关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乌海市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