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
点击排行榜
乌海市应急管理局:深化“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群众教育工作 以党建引领凝聚应急管理强大合力
编者按:
为有效推进“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工作常态化开展,市直机关各基层党组织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五个融入”,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与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和“解难题促发展 争先锋作表率”等工作有效融合,立足职能职责,在教育引导上下功夫、在选树典型上落到位、在民生实事上见实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感党恩、矢志不渝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
即日起,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将开设专栏,陆续编发市直机关部分基层党组织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工作的典型经验做法,供相互学习交流借鉴,切实推进群众教育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乌海市应急管理局紧扣“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工作主题,以“应急铁军 安全先锋”党建品牌为抓手,坚持党建引领,多措并举,推动群众教育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不断凝聚起推进应急管理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激发内生动力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理论学习,引导全局党员干部职工深刻领会党中央对内蒙古的关怀厚爱与期望重托,始终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以理论学习成果践行“为民守护平安”的初心使命。一是构建分层学习体系。建立以领导班子“示范学”、党员干部“系统学”、青年干部“重点学”、全体职工“集体学”为内容的“1+3”分层分类学习体系,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重点学习群众关心的安全政策、防灾知识,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服务群众、防范风险的实际能力。二是讲深讲透核心要义。通过书记讲党课、党员能力素质提升班等形式,紧密结合应急管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职责使命,把“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用安全案例“小切口”解读政策“大道理”,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激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实效性。三是拓展学习阵地。组织干部职工充分利用“乌海市应急管理局”微信公众号、应急管理网络干部学院、内蒙古网络学院等平台深学细悟,并将党规党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应急避险知识送到工厂、社区,让理论学习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真正实现政策惠民、服务暖民。
二、创新载体形式,深化宣传引导,提升为民实效
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依托重要时间节点和特色活动,不断丰富实践载体,提升活动吸引力与感染力,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融入日常生活,把政策理论讲解与为民服务实效紧密结合。一是紧扣关键时间节点。围绕“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的重要时段,精心组织“科普宣传进社区”“应急救援演练”等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宣传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面对面讲解防灾减灾知识,普及防灾减灾救灾与自救互救知识,切实解决群众在安全防护方面的知识盲区。二是创新宣传方式。联合三大通信运营商制作贴近群众生活的《汛期安全提示》《森林草原防火期安全提示》宣传短片,以手机彩铃滚动播放的形式,让安全提醒随时伴随群众。打造“短视频+应急科普”宣传矩阵,针对性制作“重大隐患判定标准解读”“防灾减灾小妙招”“地震来了怎么办”等群众听得懂、用得上的主题宣传片,通过公交车载电视、广场大屏幕、抖音、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平台同步推送,有效提升公众防灾避险与安全生产意识。累计播放公益广告和科普视频1万余次,点击量达10万人次,汛期及时发布预警提示类信息100余万条,用精准服务为群众筑牢安全防线,让党的惠民政策和安全保障真正走进群众心里,落到实处。
三、立足主责主业,扛牢安全责任,彰显担当作为
始终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把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转化为为民履职、护民安全的实际行动。一是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以服务企业、保障群众安心生产生活为目标,加强企业安全“体检”全流程监督指导,严格评估审核结果,聘请专家对矿山、危化品、冶金工贸等重点企业安全风险隐患进行全方位诊断,用“一企一策”的精准化帮扶模式,指导企业整改提升。针对煤炭生产、非煤矿山开采、建设工程施工、危险品生产与储存、交通运输、民用爆炸物品生产等领域企业,全面开展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专项审计,为企业讲解相关政策要求,指导帮助规范安全管理、及时消除问题隐患,确保安全生产费用使用管理落实到位、用在实处,从根源上杜绝因安全投入不足引发的事故,让企业生产更安心、群众生活更放心。二是统筹推进防灾减灾。在防汛抗旱方面,始终将群众安危和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迅速组织力量前往岱山林场附近受灾养殖场,对46亩耕地、受损羊圈进行疏通排水,帮助清点物资,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财产损失;紧急支援巴彦淖尔市“7·11”暴雨洪涝灾害抢险救援任务,与当地群众并肩作战、合力抗灾,生动践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为民情怀,共同筑起守护生命财产的安全防线。在防震减灾方面,深入小区、企业、公园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利用地震纪念日开展线上科普活动,邀请专家举办防震减灾知识培训,构建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的立体宣传格局,推动防震减灾知识深入人心。三是提升应急救援效能。坚决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结合群众生产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突发安全事故,开展针对性应急救援演练,及时修订《乌海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制度规范,向群众广泛宣传应急处置流程和避险知识,着力打造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应急管理队伍,用过硬担当筑牢群众安全屏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下一步,市应急管理局将持续深化“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工作,优化工作机制,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努力开创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