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
点击排行榜
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在有形有感中传播党的声音,进一步深化“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群众教育工作
编者按:
为有效推进“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工作常态化开展,市直机关各基层党组织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五个融入”,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与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和“解难题促发展 争先锋作表率”等工作有效融合,立足职能职责,在教育引导上下功夫、在选树典型上落到位、在民生实事上见实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感党恩、矢志不渝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
即日起,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将开设专栏,陆续编发市直机关部分基层党组织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工作的典型经验做法,供相互学习交流借鉴,切实推进群众教育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为巩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围绕“五个融入”进一步深化“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工作,组织各支部聚焦文化惠民、体育利民、旅游为民、广电便民推进群众教育工作走深走实,着力在政策宣讲和宣传引导上下功夫、在民生项目和为民服务上见实效,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一、融入有效载体,让群众教育在多维赋能中“活”起来。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开展群众教育工作融入各类有效活动载体。围绕北疆文化、理想信念教育、“我们的节日”“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等主题开展《百姓大舞台》、第二十九届广场文化艺术节、“葡萄娃娃讲故事”、石榴籽逛博物馆主题系列社教活动、非遗保护传承、广播电视宣传服务等系列文化广电惠民品牌活动161场次,受众11.1万人次。“舞动北疆 绽放活力”——全市优秀广场舞展演、“弘扬北疆文化 共筑团结之花”——乌达区专场、“民族团结筑同心 北疆文化润民心”——海南区专场、“守正创新颂北疆 聚力奋进谱华章”——海勃湾区专场、“弘扬北疆文化 唱响时代旋律”——乌海乌兰牧骑专场等专场演出,汇聚全市优秀文艺团队、群众文化骨干及乌兰牧骑专业演员,参演节目80余个,参与人员超1000人次,现场累计观看群众近2.1万人次,通过有形有感的文艺表演形式,在润物细无声中传播党的声音,让市民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时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二、融入多元场景,让群众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融”进来。 开展“进社区、进农区、进景区、进商场、进校园、进公园、进公共文化场所”宣讲服务,传递党的声音。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划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等非遗项目走进社区、景区、商场,开展非遗展演5场,以社团课、校本课等形式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32次,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传统技艺,市民亲手体验剪纸、面塑等工艺,感受指尖非遗的精妙,让更多的市民群众了解和热爱非遗文化,将群众教育融入群众生活场景,让非遗技艺更广泛的惠及人民群众,共同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三、融入民生项目,让群众教育在服务发展中“实”起来。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全民、全域、全时、全龄”拓展。深入社区了解群众文化需求,通过“鸿雁阅读”“文化公益培训班”“文化惠民演出”“非遗进社区”等多种形式实施群众文化公益服务项目,聚焦为民服务宗旨,提高群众幸福度满意度。文化馆春季公益培训班开设16类课程20个班次,培训学员1.02万人次。开展“点单式”文化志愿辅导、“公共文化服务下基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267次,服务群众5340人次。市图书馆持续推进智慧图书项目,开通线上办理读书证功能,加强特殊群体服务,开展上门志愿服务,为视障读者提供绿色便捷的阅读服务通道,提供免费智能听书机。持续推进“一刻钟”阅读圈建设,为政协之家部署智能借阅柜1台,开展指导、培训5次,更换、赠予各类图书近500册。做好鸿雁“悦”读服务,市民通过“你选书,图书馆买单”活动累计借阅图书2369册,参与读者1069人次。群众文化公益服务项目打破了传统教育边界,让市民群众在体验中实现知识普及、文化认同与精神滋养,推动文化教育走向活态化。 四、融入宣教宣讲,让群众教育在精准滴灌中“深”下去。 坚持把“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作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广大党员下沉社区,主动贡献力量,主动服务群众,以更加坚定的政治自觉、更加强烈的责任担当、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累计开展实践活动49次,包联共建活动4次。主动认领“党员承诺践诺”32条,解决群众诉求12条。切实做到传递党的好声音,服务群众零距离。 下一步,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将持续引领各支部用群众愿意听、群众听得懂、群众真认同的方式创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形式,以公共文化服务为链接,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工作更有温度、更有力度、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