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

点击排行榜

基层组织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基层组织

乌海市团市委:深化“五个融入”凝聚青春力量 扎实推进“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工作

发布日期:2025-09-03 09:00  阅读次数:0次  

编者按: 

为有效推进“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工作常态化开展,市直机关各基层党组织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五个融入”,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与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和“解难题促发展 争先锋作表率”等工作有效融合,立足职能职责,在教育引导上下功夫、在选树典型上落到位、在民生实事上见实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感党恩、矢志不渝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

即日起,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将开设专栏,陆续编发市直机关部分基层党组织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工作的典型经验做法,供相互学习交流借鉴,切实推进群众教育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团市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青年工作实际,坚持分层分类、融合推动,不折不扣推进“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工作在团员青年中扎根铸魂、见行见效。 

一、以理论学习为“根”,坚定青少年信仰感党恩

根据团员青年特点,分层分类精准发力。在学校领域,针对少先队员重点开展手拉手同心营、实践营、研学营等各类假期实践研学及“情暖童心”关爱帮扶,融入队课队会,通过“党的故事我来讲”“课本剧大赛”等活动,把政治启蒙教育具象化,为其种下“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思想萌芽;针对共青团员依托主题团日、团课等组织生活,发挥青年讲师团和校内团员宣讲小组作用,用“青言青语”破解理论宣讲的抽象化难题,通过贴近校园生活的语言转化,让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年学生中听得进、记得牢。在社会领域,面向团员青年重点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及岗位建功行动,通过邀请市委讲师团开展宣讲,组织团员青年走进红色教育基地、走进生产一线、走进田间地头看发展、看变迁、谈感受,从内心深处根植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意志,并通过“青”字号品牌,带动各领域青年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特别是针对新兴领域青年结合新兴领域团的建设“两个覆盖”集中攻坚,通过送服务、送关爱等贴近企业青年的活动,以座谈交流为主要形式,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工作自然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

二、以宣传宣讲为“基”,营造浓厚氛围听党话

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聚魂,依托两支特色宣讲队伍、四大品牌项目,创新构建“2+4+N”理论宣讲体系。组建32人的青年讲师团,围绕38个核心课题开展宣讲40余场次,覆盖1700余名团员青年;深化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机制,联合各行业领域开展“青春宣讲会”“求真青年讲堂”“青年开放麦”等主题活动;用好主题团日活动、主题团课、志愿服务等形式组织开展170余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活动,累计覆盖27200余人;针对新兴领域青年组织开展专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青年开放麦活动;通过举办青年理论宣讲大赛,以赛代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市级青年讲师团,有力提升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三、以服务青少年为“核”,践行初心使命跟党走

一是推进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化建设,打造“爱心益剪”关爱户外劳动者、“青心暖农营”助力乡村振兴、“青春暖蜂 为奉献者奉献”关爱快递及外卖小哥等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累计开展活动105场次,服务时长超23635小时。二是深化党团阵地联学共建效能,依托镇(街道)、村(社区)实体青年之家开展“七彩假期 志愿相伴”公益课堂,为4596名青少年提供了课业辅导、传统手工制作、参观体验等课程,切实缓解“双职工”家庭假期“看娃难”问题;依托团属阵地开办“青年夜校”,咖啡拉花、非遗手工、家居收纳、新媒体运营、瑜伽茶艺等23期、34节课程上线后广受欢迎,累计超900名青年参与;聚焦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低碳产业园区青年产业工人精神文化需求,创新开展“青年产业工人流动夜校”志愿服务;《“青年夜校”点亮乌海青年人的夜生活》《流动夜校送学入企 点亮青年夜生活》等经验做法,先后被人民网、中青报刊载。三是丰富青少年活动形式内涵,组织开展“赓续五四薪火 青春挺膺担当”第五届青年文化节、“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2025年乌海市青少年宫下基层少儿“村”晚惠民演出、“石榴花开·情暖童心”圆梦微心愿暨“8元城市生存挑战”暑期社会实践关爱活动等,把理论内核与青少年喜爱的形式深度融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成效。四是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来乌留乌工程,发布“团团帮就业”招聘信息5期、提供岗位3191个,联合举办就业招聘活动8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300余人。配套制定来乌留乌青年服务清单,打造“青年驿站”,为来乌求职就业大学毕业生提供免费短期住宿和就业指导。结合大学生“扬帆计划”社会实践活动,向学生提供暑假社会实践岗位1600余个。坚持“青年有需求、团有回应”,将群众教育与解决青少年急难愁盼问题相结合,用实打实的服务让青少年感受党的关怀,增强对党的向心力。

下一步,团市委将持续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常态化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工作,以“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提升为目标,团结带领全市各族青少年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作模范、作示范、作引领”的殷切期望,在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乌海新篇章中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