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

点击排行榜

基层组织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基层组织

乌海市人社局:深化群众教育 激扬奋进力量 以人社事业发展实绩推动民生幸福可感可及

发布日期:2025-08-29 08:37  阅读次数:0次  

编者按: 

为有效推进“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工作常态化开展,市直机关各基层党组织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五个融入”,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与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和“解难题促发展 争先锋作表率”等工作有效融合,立足职能职责,在教育引导上下功夫、在选树典型上落到位、在民生实事上见实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感党恩、矢志不渝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

即日起,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将开设专栏,陆续编发市直机关部分基层党组织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工作的典型经验做法,供相互学习交流借鉴,切实推进群众教育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今年以来,乌海市人社局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深入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常态化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作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助推利器,以务实管用的工作举措纾民困、解民忧、惠民生,用多种宣传形式让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形有感有效推动群众教育走深做实、浸润民心。

推动宣传宣讲深入人心。全面打造“指尖可查、屏幕可看、现场可问”的立体化政策宣传网络,实现线上线下全场景覆盖。线上主阵地提质。以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公交车视频投放等媒介为载体持续推送政策解读,做客《政风行风热线》《“就”在乌海》《“乌海·无忧办”政务服务》《“八五”普法第一线》等广播直播栏目,自创《“青”说社保》《葡萄藤下话社保》等系列政策解读视频20期,让政策解读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全力推动人社惠企利民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线下服务圈延伸。依托主题党日、普法早市、民族政策宣传月、就业招聘、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等,走进社区、村镇、园区、公园、校园、工地等场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企业群众梳理惠民账、发展账,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帮办代办、以购代扶、走访调研,为企业群众带去便捷、优质的服务体验和直接、实在的获得感。今年以来,共计开展人社政策宣讲18次、政策宣传54次。以“宣讲+快板”的形式自编自演《夸赞祖国新社保 唱响人社好声音》,在全市“唱响新征程·实践我能行”理论宣讲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紧扣“解难题促发展、争先锋作表率”工作要求,激活“立足岗位作贡献,先锋人社我先行”党建品牌效能,凝聚就业促进行动党员攻坚队力量,扎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开展就业促进行动。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来乌留乌工程,加力就业岗位挖潜扩容,搭建用工供需对接平台,兜牢重点群体就业底线,持续优化就业创业公共服务,截至7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106人,高校毕业生来乌留乌就业创业2432人,挖掘政策性岗位2155个,开展各类招聘活动279场、“订单班”培训10期,完成企业委托性培训1880人,以更实举措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民生动力。截至目前,人社部门牵头的4项民生实事项目已办结3项,超序时进度推进1项。

推动暖心服务纾困解难。坚持“人社服务为人民”服务理念,在人社领域重点难点问题上拿出务实举措,设身处地让政策红利更多更公平惠及到企业群众,引导群众在知党恩、知党好、知党能中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聚焦工伤职工省外就医结算不便利的难题,我市积极推动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进一步简化报销程序,压缩经办时间,真正实现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大大减轻了工伤职工“报销难、报销繁”的压力。扎实开展助企行动,用“真金白银”为企业纾困解难,今年以来,为4871家企业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减负6088万元,惠及职工11.3万人;为54家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27.9万元,惠及职工186人;为43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827万元,惠及职工1.2万人,一系列援企稳岗政策落地生根、惠及万家,让企业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政府的温度、服务的速度。主动接受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网民留言、领导信箱等渠道的政策咨询、问题反映,坚持接诉即办、接诉即答,及时准确回应社会关切,今年以来,共受理办结群众诉求380余件。

下一步,乌海市人社局将持续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常态化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把惠民生的事儿办实、暖民心的事儿办细、顺民意的事儿办好,以感恩之心和奋进之志凝聚人社力量,在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乌海新篇章中交出群众满意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