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

点击排行榜

基层组织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基层组织

党建引领聚合力 青春奋进建新功——团市委机关党支部

发布日期:2025-08-06 14:55  阅读次数:0次  

【编者按】

自2023年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市直机关单位各党支部紧扣“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标准,认真落实各项举措,着力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在服务保障市委中心工作中彰显担当,展现作为。按照“一年全面规范见成效、二年典型引领作示范、三年巩固深化再提升”的思路,市直机关成功创建10个市级坚强堡垒“模范”支部。为宣传展示经验做法,特开设“坚强堡垒‘模范’支部”专栏,供各党支部交流互学。

团市委机关党支部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始终立足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一政治定位,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着力推进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工作思路,深入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积极打造“青春向党”党建工作品牌,通过建设过硬党支部,强化青少年思想引领,凝聚团员青年服务中心,护航青少年成长成才。

一、基础星建设情况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做到政治功能强。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中心组引领学、支部党员示范学、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普遍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2024年以来召开书记会23次、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11次、党支部学习15次、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集中学习5次。统筹全市266个团组织通过专题培训、主题团课开展学习宣传活动157场,主题实践活动619场。与乌海广播电视台合办《红领巾心向党》栏目200期;开展“青马工程”培训7场。二是抓好“关键少数”,力促支部工作强。通过清单化明责、项目化履责、标准化督责推动党建工作责任落实落细,严格党员发展程序,“一人一册”规范化管理。落实“双报到双报告双考核”工作,17名党员均到社区报到并提供资源清单,参与“青春向党 2024我承诺我践行”活动,并结合岗位职责、工作任务确定承诺事项51项。机关党支部被评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三是创新党建载体,激发支部活力强。积极拓展“主题党日+”的新模式、新内容,开展主题党日“+”红色课堂,主题党日“+”廉洁课堂等新体验,着力在“新”上下功夫,以丰富新颖的活动形式,持续擦亮党建工作品牌,拓展品牌内涵,培养青年干部创新意识,鼓励青年干部持续完善自身的各种“技能装备”。四是坚持肃纪正风,推进作风建设强。统筹推进党纪学习教育、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为基层减负工作,以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支撑专项工作不断深化、以专项工作成效检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2次,廉政警示教育11次。针对工作和队伍存在的问题、总结学习和整改取得的成果,充实完善《共青团乌海市委员会机关制度汇编》、《共青团乌海市委员会业务工作流程图》。

二、特色星建设情况

一是在“党业融合”上下功夫,力促作用发挥强。认真落实我市党建带团建实施细则,立足职责做好联系服务青年的桥梁纽带。以“青年夜校”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党建+团建+服务青年”的新模式,累计开展咖啡拉花、非遗手工等37节课程,为青年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吸引青年1100余人参加。相关经验做法被人民网刊登。建立“扬帆计划”大学生人才库505人,面向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征集实习岗位1951个,同步开展“爱家乡、谋发展、促团结”实践活动,后续跟进帮助毕业实习、就业招聘举措,通过“建立信息库确定群体、做好假期实习增进交流、跟进就业服务”实现闭环的“组合拳”吸引乌海学子返乡干事创业、建设乌海。二是在“努力建功”上下功夫,狠抓作用发挥强。举办11场联谊交友活动让来乌青年把家安在乌海、把心留在乌海;充分发挥乌海科学技术馆(市青少年宫)功能,扎实开展校外实践活动,被自治区科技厅评为自治区优秀科普示范基地,获得20万元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紧盯困难群体,持续开展团属阵地“走村进郊”行动,深入城郊村镇和中小学开展公益活动19场;扎实开展市长助学行动2024年度工作,发放市长助学金105.2万元资助贫困学子263人;深化新时代好少年筑梦行动,成立乌海市12355青少年志愿服务队,重点针对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女、困难家庭青少年跟进“圆梦微心愿”等关怀举措。

三、特色品牌建设及示范效应

一是在真心服务上下功夫力促群众有感。制发《加强对全市各族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组织动员和教育引导工作的行动方案》,依托教育实践基地,举办“六一” 主题队课及课本剧大赛、“微中国游览” 创意集市、全市少儿春晚等民族团结品牌活动144场;与“四省五市”签署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合作框架协议,全年交流活动频次同比增长150%;乌海青少年创意园被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民委验收评定为全区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打造首批“青春暖蜂驿站”6个,为快递、外卖新就业群体提供便捷服务。二是在深耕细作上下功夫确保举措有效。以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聚焦环保、助老、服务重点青少年、残疾人、青少年思想建设等我市中心工作打造了17个青年志愿服务社会化品牌项目,取得自治区奖项2金6银7铜,2个青年志愿服务项目首次入围全国赛并获铜奖。全年累计组织12621名青年志愿者参与七彩假期、内蒙古民歌大会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服务时长36844小时,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切实推动青年志愿者在服务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展现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