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

点击排行榜

基层组织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基层组织

微讲堂进机关下基层传播党的好声音——乌海市政协办公室机关党支部典型经验材料

发布日期:2025-07-08 09:37  阅读次数:0次  

【编者按】

自2023年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市直机关单位各党支部紧扣“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标准,认真落实各项举措,着力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在服务保障市委中心工作中彰显担当,展现作为。按照“一年全面规范见成效、二年典型引领作示范、三年巩固深化再提升”的思路,市直机关成功创建10个市级坚强堡垒“模范”支部。为宣传展示经验做法,特开设“坚强堡垒‘模范’支部”专栏,供各党支部交流互学。

乌海市政协办公室机关党支部隶属乌海市政协机关党委,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发展党员等组织生活基本制度,重点组织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国庆日、国家宪法日等活动。党支部立足围绕中心,聚焦政协职责,推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立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心组织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活动;立足建设队伍,点燃“读书班+微讲堂”学习赋能双引擎;立足打造过硬支部班子,强化制度约束和互学互鉴;立足展现支部履职风采,加大媒体宣传报道力度。

一、聚焦理论武装和凝聚共识,彰显独特价值、发挥示范效应

一是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宣传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走心,凝聚起同心同德、勇毅笃行的强大精神力量。二是填补教育培养不足。通过微讲堂补齐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教育培养弱项,使其了解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对支部的认同感、增进对党的情感。三是落实“四下基层”要求。通过微讲堂向社区群众进行宣讲,打通基层宣讲的“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四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通过微讲堂凝聚团结奋进的共识和力量,更好地落实人民政协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的要求。

二、聚焦“联动+互动+带动”,构建宣讲新格局

一是微讲堂与国家宪法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和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等活动衔接联动。开展《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主题宣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开展《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维护国家安全》主题宣讲,推动机关党员干部和社区群众筑牢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开展《花好月圆石榴红,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宣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和社区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举办“共庆祖国华诞,强国复兴有我”主题读书班,将爱国主义植于心、践于行。二是微讲堂与讲党课、主题党日、读书班等组织生活融合互动。微讲堂走进机关党支部委员会,连续两年开展《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学习培训,作为支部委员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修课。微讲堂走进机关集体学习会,开展保密知识宣传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严守保密纪律、防范失泄密。微讲堂走进机关读书班,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微讲堂与支部委员讲微党课、微业务携手,实现支部书记、其他支部委员带头讲微党课、微业务全覆盖,并向普通党员延伸。三是微讲堂向市政协专门委员会功能型党支部及包联社区和党员所居住社区延伸带动。微讲堂走进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功能型党支部及海勃湾区康乐、长青、白楼等社区,宣传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等总书记讲过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讲好“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教育社区群众念共产党好、念祖国好,激励政协委员立足本职岗位做贡献,身体力行促进民族团结。

三、聚焦提升质效和打造亮点,健全规范机制、形成特色品牌

一是增强理论学习实效。通过微讲堂改变理论学习中存在的点状化和碎片化的短板,强化党员干部对党的科学理论的整体认识。二是锻造过硬宣讲队伍。积极探索支部书记带头讲、支部委员跟进讲、支部党员交流讲、发展对象主动讲的宣讲新模式,全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宣讲人才队伍。三是全面提升宣讲质效。紧密结合党员干部和社区群众的实际需求,科学安排宣讲时长,通过散发资料、播放PPT、随机交流等方式开展基础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常识宣讲,努力做到宣讲接地气、有温度、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