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

点击排行榜

基层组织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基层组织

润心铸魂 领航社科——市社科联以系统观念推进党员学习教育

发布日期:2025-07-01 09:20  阅读次数:0次  

【编者按】

2025年2月以来,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开展了“聚力转型发展 机关先锋有我”党建特色创新案例征集工作。市直机关各基层党组织围绕“抓学习凝思想促提升、抓引领激活力促转型、抓联动聚合力促发展、抓强基增动力促融合、抓队伍强能力促争先”五个方面的10个选题,精心提炼总结,共征集到96个案例,从中评选出6个获奖案例。现将获奖案例进行刊发,供各基层党组织交流互学。  

三等奖

市社科联坚持系统观念,从社科工作整体出发,多措并举推进党员学习教育,以党的创新理论润心铸魂,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社科事业取得高质量发展。2024年,市社科联被评选为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2023—2024连续两年,社科普及和社科研究重点工作入选“内蒙古社会科学十大事件”,逐步彰显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前瞻性和影响力。

一、做法和成效

(一)创新学习方式,将学习情绪由场外引入场内。为让理论学习形成长远记忆,市社科联基于党员干部本身已有丰富学习经验和知识储备特点,将理论学习与其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相关知识体系建立起联系,以“激活认知+理解学习+强化记忆”方式将每次的参学人员情绪由场外引入场内。例如,组织党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时,首先安排“问答”环节,询问党员干部“大家见过的国旗的悬挂方式有哪些?”来引导进入学习状态,将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现场”。之后,通过一轮抢答、交流、分享来深化刺激,为后面正式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奠定基础。最后,通过简短的影视内容直观展示国旗的正确悬挂方法并通过革命先烈的奋斗故事唤起大家对国旗的敬意,有效启动大家的视觉、听觉作用于学习理解,辅助形成长远记忆。一场学习下来,达到了既有效掌握了新的知识内容,又加深了对党的历史使命和伟大斗争的理解。

(二)将学习场域“搬到”一线工作现场。将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与社科实际工作融合起来,把理论学习场所“搬到”社科阵地,把党的理论政策学习“设在”一线工作场地,让全体党员干部置身情境,学思践悟。以活动“共建”为抓手,有机结合“实地调研+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的学习方式,实现边学习理论、边了解基层情况、现场解决问题。例如,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时将集中学习“落实党建主体责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纪党规”等理论的场地设在社科阵地,康乐社区、中河源社区、长青社区以及乌海市富民迎新专业种养殖合作社等与社科联业务工作、党建工作有紧密联系的场所。组织党员在基层一线工作场域开展理论学习之后“趁热打铁式”进行“党建+调研”工作,在学习现场直接将理论延伸到实践中去,考察社科普及活动资助项目“记忆穿梭时光再现 民族团结根植心田”主题展览是否按前期沟通计划举办,做实对分管领域的意识形态监督指导;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入长青社区居民群众中开展民族团结相关政策宣传,讲述“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引导群众由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嵌入乌海市富民迎新合作社,带领务农、务工的党员同志们一起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共同观看警示教育片提升党性修养,开展“三项工作一体推进”调研座谈,深入了解基层的具体负担,集思广益,现场拿出对策解决。身体力行破解“两张皮”,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实现理论知识共学、工作经验共享、思想力量共聚。

(三)用贴心的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党建引领社科普及创建“特色课程菜单”,增强社科普及时效性与针对性,运用基层群众“点单”、社科联“派单”、专家学者“接单”的“三单模式”拓展社科服务网络、延伸基层服务末梢,组织全市智库专家、志愿服务队成员下沉基层、直达村镇社区,与居民群众面对面开展话题式、互动式宣讲普及,在社科专家和基层群众之间搭建对话“直通车”。经过跟进宣讲现场、询问受众感受、接受群众反馈、观摩优秀案例、虚心求教经验,找到理论知识与群众生活的契合点,结合群众现实生活中具体情境、可感事例以及身边故事,用生活化语言进行普及,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群众加深理解记忆,从而引导人民群众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和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例如,《民法典》案例解读讲座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纠纷案例为市民系统讲解了法律法规内容,帮助市民知法懂法合理维权;“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红色主题拓印活动先为游客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再使用“红船”“瑞金会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样式的拓板进行拓印,把党史故事深深印刻到群众的心里;连续四年与市教育教学协会举办的“民族团结一家亲 助力高考志愿行”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活动,从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未来职业发展等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完成自我探索、生涯规划,为学生量身设计符合生涯发展的志愿填报方案。做实了干中学、学中干,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用社科知识“为民办实事”,用社科知识助力市民幸福生活。

二、经验启示

(一)理论学习需守正创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教育学习设计,把党的创新理论知识与党员干部已有知识体系联系在一起,从细节入手,在学习内容之间构建起紧密联系,举一反三式拓宽要点,引导党员干部主动投入、主动反思、主动讨论,积极吸收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理论学习需尊重实践。创造条件,打破刻板的学习方式,把与实践紧密相关的理论知识放在实践场所,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实际问题研究、总结提炼经验等方式,增强理论学习的针对性,让党员干部认识到理论的指导性、管用性,刺激参学者积极学习、正确践行。(三)理论学习需融入群众。时刻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基层走访、座谈,鼓励群众大胆提意、坦率表达,把人民群众的心声转化为提升事业的“指引棒”,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展开研究,结合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探索解决方案,做到学习为了实践、实践为了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