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
点击排行榜
党建铸魂强根基 “五强”引领树标杆——乌海市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党支部
【编者按】
自2023年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市直机关单位各党支部紧扣“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标准,认真落实各项举措,着力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在服务保障市委中心工作中彰显担当,展现作为。按照“一年全面规范见成效、二年典型引领作示范、三年巩固深化再提升”的思路,市直机关成功创建10个市级坚强堡垒“模范”支部。为宣传展示经验做法,特开设“坚强堡垒‘模范’支部”专栏,供各党支部交流互学。
乌海市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党支部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建引领、融合业务、创优服务、改进作风”为抓手,持续深耕“党建领航促就业 先锋人社我先行”党建品牌,创新构建“铸魂、赋能、聚力、惠民、连心”五位一体工作体系,打造“政治功能强、队伍建设强、组织生活强、作用发挥强、群众工作强”的“五强”党支部,实现从“达标支部”到“标杆支部”的跨越式发展,推动支部建设与民生服务同频共振、良性互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把稳理想信念“方向盘”,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 市就业服务中心党支部坚持以政治建设淬炼党性本色,持续推动政治机关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青年理论学习、“阅见乌海 书香就业”主题活动为载体,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等党的创新理论,通过构建“干部领学、党课讲学、交流研学、创新活学、竞赛比学、业务融学”六位一体学习模式,引导就业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学习中涵养创新思维、在实践中锤炼过硬本领。 二、锻造就业队伍“硬实力”,做奋进有为的时代先锋者 市就业服务中心党支部通过选优配强、培训提能、严管厚爱等机制,着力锻造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就业干部队伍。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拍摄就业创业政策视频,参加理论学习达人演讲竞赛、庆“七一”等活动,联合三区人社局举办“练兵比武强素质 淬火砺剑铸铁军”比武练兵知识竞赛,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全力推动党建业务双融合、干部能力作风双提升,不断强化队伍建设,筑牢坚强堡垒,坚持在“选”上下功夫、在“培”上做文章,不断优化队伍结构。 三、提升组织生活“含金量”,做对党忠诚老实的模范践行者 市就业服务中心党支部把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严格落实 “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创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将主题党日与“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红色服务团”等活动融合起来,深入农区、社区、企业、各区管委会开展“探寻历史遗迹 弘扬民族文化”“民族团结进机关 先锋共育和谐花”“走村入户送政策 ‘四下基层’访民情”主题党日+活动,进行摸底调研、政策宣讲、实地学习,进一步丰富组织生活形式。深入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党员过“政治生日”、书记讲党课等活动,持续增强政治性、实效性,不断激发主题党日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推动党内组织生活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四、搭建服务群众“连心桥”,做先锋模范的不懈奋斗者 市就业服务中心党支部构建“支部领办项目、小组认领任务、党员带头攻坚”责任体系,主动在履职尽责中亮身份、亮承诺,在改革发展主战场、急难险重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见行动、展作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红色服务团、党员志愿队,设立“党员先锋岗”,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圆满完成助企纾困、就业领域专项整治、赴外招聘、技能大赛、政策解读、志愿服务等各项工作。坚持“马上就办”的高效思维,积极探索“数字员工+人工服务”双向协同模式,在全区率先做到失业保险金及技能提升补贴全流程智能审核,实现业务审核速度更快、个性化服务更优、风险防控更安全。 五、校准民心民意“坐标系”,做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市就业服务中心党支部坚决扛起兜底民生保障的重大政治责任,以党建“力度”守护民生“温度”。落实落细助企惠民政策,充分释放政策红利,为参保单位减负2亿余元、发放技能提升补贴2404万元、稳岗返还资金5139万元,稳岗扩岗成效显著。通过“室内+室外”、“定点+流动”、“区内+区外”、“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招聘活动300余场,达成初步意向4万余人次。全力兜牢民生底线,发放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5907万元、失业保险金5618万元、代核代缴医疗保险费1964万元,公益性岗位安置1325人。着力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组织补贴性技能培训7031人,成功举办全市技能大赛2次。创新开展首档就业创业指导广播间《“就”在乌海》,为群众开展全方位公共就业宣传服务40余期,央视频、人民网、学习强国、内蒙古日报等各级媒体平台采编、报道我市就业创业工作百余篇。推送的一刻钟社区就业服务圈、“就”在身边公共就业服务品牌、构建就业精准服务“四网融合”工作模式分别入选2022年、2023年、2024年全国地方就业创新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