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
点击排行榜
立足“三个聚焦” 锻造“三个先锋” 推动党支部建设提质增效——乌海市委办公室机关第一党支部
【编者按】
自2023年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市直机关单位各党支部紧扣“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的标准,认真落实各项举措,着力增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在服务保障市委中心工作中彰显担当,展现作为。按照“一年全面规范见成效、二年典型引领作示范、三年巩固深化再提升”的思路,市直机关成功创建10个市级坚强堡垒“模范”支部。为宣传展示经验做法,特开设“坚强堡垒‘模范’支部”专栏,供各党支部交流互学。 市委办公室机关第一党支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个坚持”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市委工作安排,以创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为契机,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为“三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一、聚焦政治引领,锻造对党忠诚的模范先锋 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重要文章等。制定支部学习计划,创新开展“四个一”学习活动〔即每周推送学习参考资料、每月研读《党章》、每季度开展支委授课、每半年实地走访包联镇(街道)〕,围绕办好两件大事,统筹抓好自治区“六个行动”和我市“十项重点工作”等中心工作推送相关学习内容48期,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永葆对党忠诚政治品格。二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开展支部“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构建支部书记负总责、支委会成员分工负责、结果及时反馈闭环工作机制。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市委书记带头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支部组织生活,接受监督,锤炼党性,为全市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标杆。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以党章党规党纪为标尺,把廉政教育列入支部年度学习计划,通过常态化开展《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内容的学习,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谈心谈话等方式,推动纪律规矩转化为党员干部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二、聚焦组织强基,锻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先锋 一是选优配强支部班子。结合工作实际,突出政治标准,优化支委班子人员组成。发挥关键少数作用,选举县处级领导担任支部书记,先后将2名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青年党员充实到支委岗位,进一步优化支部班子梯队结构、学历层次,合理调整支部覆盖科室范围,着力强化支部特色,支部整体工作合力明显增强。二是规范党员发展工作。严格落实发展党员操作流程,及时梳理排查支部党员档案,确保程序严密、过程清晰、档案齐全。2024年以来,累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人、发展预备党员1人、转正党员1人。三是丰富各类文体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员活动,组织参观党员政治生活馆、“第一党支部”等红色教育阵地,举办读书沙龙、社区服务志愿等活动。同时,积极组织党员参加体育竞赛、合唱比赛、素质拓展、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支部凝聚力、向心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聚焦服务增效,锻造担当作为的实干先锋 一是服务中心大局上再聚焦。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更好地发挥党委办公室统筹协调、参谋助手、服务保障等职能作用。特别在以文辅政作用发挥方面,如围绕教育、农牧、群团等相关领域,积极谋划思路举措,起草物业管理、零工市场建设等调研报告5篇,其中《海勃湾区建设零工市场经验做法》获市委主要领导批示;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市委工作安排,起草各类综合文稿194余篇,有力保障了市委工作高效运转。二是护航企业发展上再发力。坚持以党建引领赋能营商环境建设,组建“红色服务团”打通支部直接联系服务园区企业“红色通道”,多次深入企业车间、项目一线精准了解企业诉求、宣传宣讲惠企政策,以调研报告、信息刊物等多种形式向领导反映情况,编发园区高质量发展信息150余篇,帮助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三是办好民生实事上再用心。常态化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严格落实“双服务双报到”制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党员到社区报到50余人次、记录《民情日志》80余篇。支部各科室为包联社区解决停车难、物业纠纷、运动器材短缺等民生实事10余件,惠及群众300余户。支部党员干部深入包联社区开展卫生大扫除、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政策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60余人次,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