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团工作
点击排行榜
“书香机关 好书荐读”读书分享会优秀稿件展示(二)
编者按: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为积极引导机关党员干部职工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以读书提升修养,以读书凝聚共识,在市直机关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进一步提升机关干部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持续推进书香乌海“进机关”,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开展了“书香机关 好书荐读”读书分享活动。现将部分优秀稿件刊发如下。
《苏东坡传》:在豁达中寻找人生的精神力量 市农牧局 孙雯 《苏东坡传》这本书就像一座桥梁,跨越千年,让我们得以与苏东坡这位集文学、艺术、哲学于一身的大家亲密对话,领略他波澜壮阔又充满智慧的一生。 苏轼这一生宦海浮沉,屡遭贬谪、母亲早逝、妻子病亡、在临死前都没有见到弟弟最后一面。他的一生,从繁华的京都汴梁,到偏远的黄州、惠州、儋州,命运似乎从未对他温柔以待。但在林语堂先生的笔下,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被命运击垮的失意者,而是一个在逆境中依然保持赤子之心的智者。“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生难免会遇到困难,有时付出努力却得不到预期的成果,在这个绩效至上、结果导向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容易陷入“付出必须立刻有回报”的思维陷阱。而九百多年前的那位东坡居士,却用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为我们示范了另一种可能性——如何在逆境中保持精神的挺拔,在失意处发现生命的惊喜。 一是破除功利的迷思。在“乌台诗案”中,苏轼从天子门生沦为阶下囚,百日牢狱后贬谪黄州。但东坡的应对令人惊叹——他在黄州城东的坡地上开荒种田,自号“东坡居士”;研究烹饪之法,创制流传千古的东坡肉;月夜泛舟赤壁,写下前后《赤壁赋》。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行为,实则是对“价值必须被官方认可”这一执念的彻底破除。正如林语堂所写:“他被迫成为农人,却因此发现了更真实的生活。”当我们停止用职位和薪资定义自我,才能看见工作之外的生命广度。 二是培育“反脆弱”心智。尼采说:“杀不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大。”苏轼的一生诠释了这种“反脆弱性”。59岁被贬惠州时,他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62岁再贬儋州,在当时是仅次于满门抄斩的惩罚,他却办学堂、教医术,使蛮荒之地“书声琅琅”。现代心理学认为,真正的心理韧性不是忍受苦难,而是从中获得成长。 三是重启示:构建精神的后花园。东坡最令人叹服的是他构建多元精神世界的能力。作为官员,他政绩卓著;作为文人,他位列唐宋八大家;作为生活家,他精通茶道、烹饪、医药。这种“斜杠人生”让他任何身份受挫时,都能在其他领域找到支点。读到他晚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自评时,我恍然大悟:原来人生真正的成就,不在于顺境中的锦上添花,而在于逆境中的精神坚守。 合上《苏东坡传》,我忽然明白:现代人痛苦的根源,往往在于把人生走成了单行道。而东坡居士展示的,是一条在世俗成败之上,依然可以保持精神自由的蹊径。他教会我们,当世界以结果论英雄时,我们要学会珍视过程中的成长;当社会用标签定义人时,我们要记得自己还有无数未被发掘的可能。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愿我们都能像东坡那样,既认真对待每段旅程,又不被任何境遇所困。因为人生这场逆旅,重要的从来不是目的地,而是行走时那颗永远好奇、永远热忱的心。正如林语堂在传记结尾所写:“苏东坡已死,但他的精神在记忆中永生。”当我们学会以东坡的智慧面对困境时,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这个时代最从容的行者。 《平凡的世界》 市审计局 李洁 《平凡的世界》这部百万字的巨著不仅让我读懂了黄土地上的生命赞歌,更让我在孙少安、田福军等人物身上找到了与基层工作相通的智慧密码。 一、泥土芬芳里的中国故事:《平凡的世界》以双水村为原点,构建起1975——1985年间中国社会的立体图景。路遥笔下的村支书田福堂、乡干部徐治功等人物,恰似基层治理的活态标本。当我们读到田福军顶住压力推动生产责任制时,更能体会“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智慧。 书中关于“批斗会”“偷水事件”等情节的细腻刻画,恰是基层社会关系的显微镜。作为新时代基层工作者,这些叙事启示我们:基层治理既要把握政策原则,更要读懂群众心理,我们开展工作时就是需要这种扎根大地的同理心。 二、平凡岗位上的精神坐标:孙少安在砖窑前挥汗如雨的身影,田晓霞在抗洪前线留下的最后笔记,金波在草原上追寻爱情的执着……这些平凡人物的生命轨迹,勾勒出时代变革中的精神图谱。双水村的变迁史告诉我们:基层工作本质上是对人的服务,就像润叶最终在乡村教师岗位上找到人生价值,我们也要在平凡工作中培育“大情怀”。每次走访农户时飘来的炊烟味,每份政策文件背后的民生温度,都在提醒我们:基层工作者的“平凡”工作,连着千家万户的“不平凡”生活。 合上这部浸透黄土地气息的著作,我常想起书中那个震撼的意象:孙少平在矿井下借着矿灯光读书,这束穿透黑暗的光,恰似文学照进现实的力量。作为新时代基层工作者,我们要把书中的精神养分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践动能。最后,以路遥先生的话与大家共勉:“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愿我们都能在书香中汲取力量,在平凡岗位上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