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团工作
点击排行榜
“书香机关 好书荐读”读书分享会优秀稿件展示(一)
编者按: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为积极引导机关党员干部职工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以读书提升修养,以读书凝聚共识,在市直机关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进一步提升机关干部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持续推进书香乌海“进机关”,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开展了“书香机关 好书荐读”读书分享活动。现将部分优秀稿件刊发如下。
深化全民阅读 “读思行”动起来 市委宣传部蒋桂芝 全民阅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路径,对于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塑造具有深远影响。在党校学习期间,我认真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文风朴实的好书呈现的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成长中的一段历史,在我看来更是一段励志、催人在书海奋进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用自身的成长历程,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改变,从阅读开始。 一、学读书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时期酷爱读书。据书中被采访者反映,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中国古典文学知识知道得多,国外优秀文学作品、历史著作等等,都有广泛涉猎,而且学得都还很深、很透。被采访者也告诉我们年轻习近平的读书秘籍——“近平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要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在那样的历史大环境中,在从事那样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习近平总书记还能自觉主动地读书学习,这让我得到第一点启示:自觉学!新时代新征程,需要新阅读、新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发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号召。如何充分发挥全民阅读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中的重要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新更大贡献,是时代赋予全体中国人的使命和责任,我们每一个全民阅读的参与者和推广者都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二、勤思考 勤思考是打开智慧的钥匙。知识是具体的,但是思维方式具有普遍价值,我们学习到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有帮助的,在具体工作中是可以迁移的。现在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梁家河的人对习近平总书记酷爱读书的印象都很深,而且赞不绝口。因为习近平总书记运用自己的知识,使梁家河的群众了解了很多大山以外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给村民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快乐;办扫盲班、教村民认字;办沼气池,改善村民生活,给村民带来的是帮助。七年知青岁月,展示了习近平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情同手足、血肉相连、鱼水交融的青春面貌:善于运用自己的知识,为他人带来帮助和快乐。 全书通过访谈生动描绘了青年习近平树立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和植根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苦难和困难是坚强者的垫脚石,是我想通过这本书最后和大家分享的一点感悟。当前世情国情,更需我们增强信心,爱上学习、思考和创新,让我们把用来唉声叹气的时间用来读书吧,提高文化素养,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做贡献。 品《中国文化的精神》,探华夏文化之魂 市民政局张帆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类思潮纷至沓来,人们在忙碌中时常迷失自我,忘却了对精神世界的探寻。在此时,邂逅《中国文化的精神》这本书,恰似在喧嚣尘世中寻得一处宁静港湾,它引领我穿越历史的长河,去探寻中国文化那深邃而璀璨的精神内核。 中国文化的精神,首先体现在其深厚的人文精神上。与西方文化中对神的高度尊崇不同,中国文化始终以人为本,从古代的“仁者爱人”思想,到如今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重视,这种人文关怀贯穿了中国历史的始终,书中提到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简单的一句话,却蕴含着深刻的为人处世道理,它倡导人们要将心比心,尊重他人。这种人文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中,我们也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困难群众的需求,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中国文化还具有强烈的包容精神。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无数次的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却从未丧失自己的文化根基,反而在交流融合中不断发展壮大。这种包容精神让中国文化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领域,我们也会面对来自不同背景、有着不同需求的困难群体。秉持包容精神,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困境,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救助服务,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关怀。 此外,中国文化中还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外敌入侵,还是社会变革带来的种种挑战,中华民族都能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一次次地战胜困难,走向复兴。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有些困难群众长期处于困境之中,改变现状并非易事,但我们不能放弃,要学习中国文化的坚韧精神,持续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助力他们走出困境。 阅读《中国文化的精神》,不仅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在工作中获得了新的启示。在今后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中,我将以中国文化的精神为指引,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尊重每一位受助者;以包容的心态去接纳不同的情况,不断创新救助方式;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努力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本书,一同探寻中国文化的精神,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中国文化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